外交部翻译张京分享演讲与翻译心得

从3月18日开始,中美双方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会上,译员张京就中方发言人进行翻译,她临危不乱,以大气沉稳的翻译风格以及准确完整的内容表达,充分展现出我国外交风采。随后张京在国内外引发众多关注,并登上热搜。然而没有人生来就是人才,所有的光鲜都离不开背后的努力与坚持。

美女翻译张京

主讲人简介
张京,2003年从杭外(杭州外国语学校)毕业,保送到外交学院英语专业,2007年进入外交部翻译室英文处从事口笔译工作至今。外交学院求学期间先后在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上荣获冠军、在第十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亚军。2008-2009年公派英国留学获硕士学位,后多次承担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事活动口笔译任务。2013年张京第一次亮相全国两会,因神情清冷、不苟言笑而“出圈”,被网友誉为“两会最美女翻译”。张京一直是一个坚定目标的人,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初中时,她就立志当外交官,想进入外交部工作。她完全有能力进清华、北大,但为了梦想,高中时,她选择保送外交学院。大学四年,张京先后获得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冠军、第十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亚军等。

2007年,外交部首次对外招收200名翻译,考核内容极度苛刻。先是4个月的“魔鬼训练”,每天上午是口译训练、新闻听力训练,听完一遍,就必须快速准确地翻译出来;每天下午是笔译、试译和新闻发布会观摩,晚上还有3小时的“对外讲话翻译训练”。

经过这样极度严苛和残酷的筛选,只有4%的人能够被外交部录用,还要经过6年更加严格、艰辛和反复的训练,才有可能成为“贴身翻译”。

心中有梦,并通过努力将梦想付诸实现。张京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在外交官梦想的道路上,不论这条路有多困难,她都不露声色、坚持不懈地走了下来。 

该记录出自2014年12月17日“外交一线”论坛第二讲。
由时研整理,来自:外交学院时事研究会联务组。
 
 
讲座的开始,张京学姐首先代表外交部翻译室感谢学院为外交部输入大量人才。在外交部翻译室中,共设有英文处、法文处、培训处,新增同传处、西语葡语处,共70人,有20多人为我院毕业生。我院在外交部工作的毕业生能力突出,潜能很大。其次,学姐谈到在校期间参加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和英语辩论赛的经历。在此过程中,她不仅获得了英语水平的提高,同时获得了来自众多老师、学长学姐的鼓励和支持,非常感动。第一次来到新校区的她,内心不平静。回想起在外院的时光,感慨良多。又谈到翻译室繁忙的工作。她今天就是12:40从中南海出来,回到外交部后,没来得及吃午饭,就赶到母校参加论坛和讲座。

张京学姐高中就读于杭外,2003年来到外交学院,一转眼10年过去了。她介绍说,从小向往外交工作,敬仰外交官。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选择外交学院。她也是杭外,第一个获得外交学院保送资格的女生。她认为外交学院强在软件——老师。老师们的专业技术水平都很很高,难能可贵的是拥有一份呵护学生的心。在她参加演讲比赛时,老师们都是手把手地帮助;并且外交学院的同学素质都很高,我院的学风、校风非常好。外交学院的学生,在外交部的发展很好。外交学院是一个特别适合培养自己,发展自己的平台。她建议同学们珍惜在大学的机会,尽可能在学习、爱好等多方面培养自己。工作时时间紧,侧重于需要培养自己的专长,而现在时间充裕,不需要割舍一些东西。
对于演讲比赛,不应看作是一种很功利的活动。演讲比赛更多的是一个迫使自己挑战自己的机会。就像习主席经常说的“是非经过不知难”。正是学校的英语演讲比赛为她后来参加“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打下了基础。在比赛中也可以结识很多朋友。
 
在那次演讲比赛的题目是”Globalization and Chinese Culture”,非常宏观的题目,需要选手思考如何在想法新颖以及思想深度上胜过对方。赛前几个月,为了准备一份演讲稿,在老师帮助下,她改了30多遍。为准备比赛,她停课一段时间从英语能力,到稿子,到即席演讲、答问等能力进行了全方位的学习和锻炼。自此之后,在思辨能力等方面提升很大。在决赛的第二的环节——即席演讲环节,她抽到了1号,题目是就“北大学生登山遇难”发表4分钟的即席演讲。这个活动是她认识到,功夫在平时。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使她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来。在台上的时候,她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她说,这个过程就像在翻译室的工作,入部培训的时候前辈细心帮助后辈,在平时的工作中,同事们经常会分享翻译的经验。外交部和外交学院的气氛非常像,风格非常吻合,这也就回答了为什么外交学院的学生对外交部的工作适应得非常好。

演讲比赛锻炼的是心理素质。高水平的高翻,不一定是技术、水平最好的,但是一定是心理素质是最好的人。在大学中应该多发狠、磨练、锻炼自己,不需要担心输赢。在大学中打好基础,才能和别人相比,赢在前面。就辩论赛而言,更多的是锻炼思辨能力,赢在思维能力。

在工作中,如果不能思考得很清楚,思维成为工作的短板、瓶颈,会很难有所晋升。她还提到翻译的工作也是替对方梳理思路的过程。也说到张璐的翻译习惯,并不是字字对应,但是意思完全吻合。

好的翻译,在短短几秒钟,对信息进行肢解、拆分、拼凑。做笔记的过程,像是把一座房子拆掉,再重新搭起来的过程。将一个四合院拆掉,建一所西式洋房。在辩论赛的时候,和队友徐宏达配合默契。赛前分析辩题时发现辩题有偏颇,很幸运地抽到有利一方,谦虚地说,比赛的胜利存在一定的运气。在比赛过程中,也获得了和其他学校交流的机会。

工作中的张京
在谈到考入翻译室的经历时,她提到了外交部翻译室主任张建敏。他是两场比赛的评委,重要的伯乐。学姐谈到翻译苗子需要英文基础要好,并且对外交翻译感兴趣,个人性格、气质也很重要。与自由职业翻译、其他部委的翻译相比,外交部翻译非常端庄、大气,尤其是非常稳。无论在外形上、身高、外貌上,还是性格品质上,都非常出众,在重要的一点是特别细、稳、扎实、认真。除了语言以外,这些素质也是在外交部翻译室做到最好的因素。
通过了公务员考试、入部考试、军训等考核,翻译室的新人开始了为期4个月的魔鬼培训。每天早上8:00-9:00,16:00-17:00进行听力练习,要求BBC的原版新闻听一遍后翻译出来。上午有90分钟的中到英口译。下午会有观摩新闻发布会等活动。下去5:00后,还会有“加餐”。她和另外两个同事组成小组,翻译平时领导人的讲话,每天晚上练到八九点钟。魔鬼训练后,她开始接任务,从简单到难。正是因为之前对自己的要求高,所以工作后她能够上手很快。工作后她开始明白魔鬼训练实际上压力非常小。在学生时代,压力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真正上场后,是真刀真枪。只有到工作中,才开始认识到真正的责任意识。

魔鬼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在翻译室的锻炼,一年一年不断地成长。在此过程中,翻译室很多前辈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在挑选工作的时候,工作环境非常重要,是否有很多良师益友对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张京学姐谈到张璐时说,张璐没有任何架子,经常和年轻的翻译交流、分享经验,给大家答疑解惑。这种感觉在别的单位可能很难能体会到。翻译室在入部后会公派出国学习一年,提供接触native speaker的机会。也是提前使自己适应国外生活的机会。2008年后,翻译室的工作任务加重,每年工作量成10%-15%增长。
 
今年英文口译任务接近3000场,不算出差。翻译室英文口译共42人,常年频繁接任务的大概有20-30人。出差的工作量的工作量会更大。她多次负责彭丽媛教授的翻译。彭丽媛教授在单次出访中大致参加30多场活动。翻译室的任务非常重。虽然辛苦,但是磨练是不一样的。可以接触到很多领导人、高级别的人物。在翻译室这7年的工作,对自己的成长而言益处良多。11年时第一次给胡主席做翻译的时候非常紧张,是某国大使递交国书的任务,一共15分钟的会见,结束后下楼梯的时候腿是抖的。每一场口译收获都很大,获得不一样的见识。

 

提问环节
01

 

在新闻报道中说张京学姐“对自己生活的公众化非常反感”,在现在的工作中如何解决心理上的过程?
张京学姐回答说,翻译室是有纪律的,要很清楚翻译的位置。翻译不是台上的主角,只是担任沟通上桥梁的。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身份。其次,媒体的宣传,也是为了增加“两会”的趣味性。所谓的公众化的生活,只是在互联网上。她甚至觉得在网络上报道的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一个人。随时随地,要知道自己的生活重心是什么。
02
一位有从事英语口译志向的英语系同学希望张京学姐分享本科时期英语学习的体悟。

学姐回答说,不需要想太多的门槛。翻译室,非常愿意帮助各位志愿从事英语口译的同学。大学体验和比赛的体验是一种Life changing experience。在大学要珍惜时间,不要产生惰性,克服拖延。成功都是建立在珍惜时间的基础之上的。利用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培养一些稍稍具有娱乐性质的爱好。大学最重要的是需要勾勒出自己要走什么样的路。自己设定目标,一步一步接近目标。如果对自己人生负责的话,就要提前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计划。重视专业学习,打好专业的基础,充分利用专业的资源。

同时孙吉胜教授谈到,张京学姐在大学的时候是一个低调,但是内心非常上进的学生。
03 
对于进入外交部的同学,实习工作应该如何选择?如何平衡准备国考和实习?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张京学姐谈到在读大二的时候,恰逢外交部招收一些外交学院翻译方向的同学,她抓住了一次在非洲交流会上做志愿者的经历。对于实习她还提出了3个方向:1.对找工作有利;2.提升专业能力;3.与兴趣爱好相关。
张京学姐还谈到,要有自己的爱好。一个长期的爱好是非常重要的。外交部很多高级别的领导,都有自己的爱好。不仅为了身体健康,还为了脑子更好地思考。在用工的同时,也要注重爱好的培养。关于国考和实习,有些事情可以平衡,有些事情需要自己抉择。
04

 

如何处理外交工作与家庭?翻译工作对身体消耗非常大,如何调节的? 

很多工作对身体的要求都非常大。在不同行业,如果想要做到最出色的,必须要面对这样的竞争。如果在外交部的话,如果能够掌握平衡的方法,调解的方法,都是可以解决的。家庭方面,有人性化的安排。常驻的话,提供配偶随任的机会,孩子在国外就读的机会。部里提供保障。很多同事可以平衡得非常好。取决于自己如何调节。

05

 

作为翻译,汉语水平也很重要,如何提高汉语水平?作为小语种学生,希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什么建议? 
“英语水平取决于汉语水平。”离开课堂以后,要保持大量阅读量,阅读要多样化,政治性、外交性、文学性的文章都要涉及。翻译室工作中要求每天读人民日报,保持敏感性。看新闻联播。从中发掘关键信息。互联网中,各种思潮都有,应该有思考的眼光、辨识能力。
工作中,阅读大量文学性的书籍。奥巴马各种讲话中,很少用晦涩的词语。我国领导人,讲话融入很多平民化的内容。对此翻译进行了很多的改进。政府工作报告中,语言尽可能灵活化。非常佩服小语种翻译。
小语种可以做到把英语学好。首先是兴趣的问题,通过对内容感兴趣,学语言。通过读很多感兴趣的内容、书、文章。
06

 

报考外交部的翻译室,为什么单独将翻译专业设为英语二?有什么寓意?通过国考之后、外交部的面试,有什么建议?

 

对英语系的学生要求不一样,使招聘更有针对性。
面试建议:要求不会有太高。心态放轻松。面试两种:英语面试(口试),面试。英语面试看基本功,听语音语调、语流、语感。第二轮面试:检验素养,一部分和普通公司一样。还有部分涉及测试性格上、意愿上,是否能够站稳立场。检察是否对外交工作有兴趣、负责任。
07

 

翻译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回忆?文化不同,是否会对翻译工作造成困恼。对同传方面,有什么问题吗?

 

文化方面,每次活动中都有新的东西。不同领导不同风格。有领导在接见外国大使时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你会烧哪三把火?怎么烧?”不同事物象征意义不一样。对此,平时应多思考,多积累。努力提高汉语水平、扎实汉语功底。多琢磨。
文化差异,可以直译,但是一定要解释。一面要很准确地翻出去,另一面让用的人知道你翻出去了。克服方法有很多。多参加大型的活动。政协记者会,挑战非常大。第一年参加时非常吃力。第二年非常顺。有经验了,有什么样的预期,大致掌握记者的风格。翻译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领导人的活动。
同传水平良莠不齐。市场上对翻译的需求非常大。不可能短时间内培养出很多的翻译,满足需求。外交部翻译室要求翻译信息度达到90%-95%,且不能丢更多实质性信息。
08

 

心理素质问题。重大场合如何做到波澜不惊?除了参加更多活动之外,好有没有其他方法?

 

什么样的人真正立于不败之地?真正把自己忘掉。忘掉输赢。于翻译而言,不要考虑太多个人的因素。完全投入进去。张璐是100%投入的人,她对会议有预期,有预案,这样才能做到思维和总理同步。翻译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太多个人的因素。

 


 

精听英语:致力打造最专业优秀的影视英语学习基地
精听英语 » 外交部翻译张京分享演讲与翻译心得

发表评论

精听英语电影美剧精学片段

立即查看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