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爽文狗血剧,真的该扑!
最近,央视一新剧开播,打着“现实主义家庭剧”的旗号,却让观众在弹幕里笑到裂开。
作为追完前10集的小编,我只想说:编剧是不是对“接地气”有什么误解?
明明演员阵容全是老戏骨,却硬生生把丧偶老人的情感故事拍成了“老年版《小时代》”。
弹幕里满屏的“离谱”“编剧脑子还好吗”足以证明——剧情悬浮不接地气,再强的演技也救不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国产狗血剧:
《我的后半生》

不负众望,这部剧拿下豆瓣5.4的低分。
评分与口碑基本持平,只能说可惜这一众熟脸啊,剧情越看越觉得狗血糟心。
尤其是主角之一的某老,主打一个晚节不保。
前几集的核心剧情,是70岁退休教授沈卓然(张国立饰)在丧妻后迅速开启“第二春”。
上一秒还在悼念亡妻、相思成疾,下一秒就和小20岁的护士长连亦怜(杨童舒饰)上演“父女恋”。
编剧的脑回路真的很清奇 。
沈教授受邀中秋晚会上朗诵,朗诵完又掏出悼亡诗,没念两句就伤心不已,好一副深情才子模样。
可转头就对护士长笑得满面春风,还不忘摸人小手手,这放在现实中,没人告他性骚扰小编跟他姓?
接下来的剧情甚至是跟护士长火速同居,七旬老人还网购情趣内衣,玩儿得比年轻人都花。
要说这教授的深情可真是不值钱,而护士长竟然就看重了这几毛钱的“深情”
连亦怜作为护士长,仿佛全天候待命,不查房、不值班,只围着沈教授转。

观众吐槽:“编剧是没住过院还是没上过班?”
在剧中,沈卓然将相识4位女伴,老年玛丽苏文学,算是被编剧玩明白了。
沈教授的爱情线比狗血剧要魔幻得多,剧中一群女性对70岁老头趋之若鹜,相亲市场大妈一听“有房有退休金”立刻蜂拥而上。

也不管是年纪大还是不洗澡,她们统统愿意飞蛾扑火。
这到底是婚恋市场,还是遗产争夺战?
自妻子静敏走后,沈卓然的相亲之路波折几番。
居心不良贪图房产的护士长连亦怜让他看清现实,罹患癌症的聂娟娟只想找个倾诉对象,性格热情但强势的吕原让他苦不堪言只想逃离。
在他对相亲丧失信心后却又邂逅长相酷似亡妻的化妆师乐水珊(邬君梅饰),就此一眼沦陷。

要说沈教授看新人思故人也说得通,好家伙,谁曾想沈家全家都玩“替身文学”,逻辑崩坏到离谱。
让人不理解的“神操作”来了:亲妈刚去世,儿女竟找来一位长相酷似亡母的大姐,让她穿上妈妈的衣服,全家围坐吃饭其乐融融。
这是怀念亡妻吗?这是背叛。赤裸裸不假思索的背叛。

更绝的是沈家人对“替身”毫无心理负担,仿佛亡母是件可替换的家具物品。
难怪弹幕吐槽:“但凡有个脑子,也写不出这剧情!”
全员降智,逻辑喂狗的类似情节比比皆是:
亲家母在丧礼上手机外放《今天是个好日子》
护士长儿子与沈教授孙子同龄,但两人却上演“父女恋”
老爸的对象都住到家里来了女儿却毫不知情,还只能通过亲家母的朋友圈获悉……
真的是为了冲突而冲突,硬生生制造矛盾,唯恐天下不乱。
编剧似乎觉得“荒诞=现实”,我请问呢,这合理吗?
如果说剧情是“悬浮”,那人设就是“刻板印象大赏”。

毫不夸张的说是全员刻板印象,剧中基本所有女性都是男凝视角下的产物。
许娣饰演的亲家母宝琴是市侩泼妇形象,咋咋呼呼,贪小便宜,丧礼上为枯萎的菊花大闹殡仪馆,活脱脱“恶毒女配”模板。

梅婷饰演的儿媳刘丽娜那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圣母保姆。
她任劳任怨,面对丈夫精神出轨还能自我反思“是不是我的问题”。

而沈教授所有的相亲对象都乐于奉献,一群大妈对沈教授死心塌地,仿佛老年婚恋市场只有“图钱”和“图人”两种选项,毫无情感深度。
原本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讨论 ,是非常严肃和有意义的课题,本不该让娱乐至死的消遣分离这个课题的严肃性和受关注程度。
该讨论的没讨论,话题却总围绕着男人的下半身转,要么就是围绕着钱,什么时候才能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动因。
总结起来,这部央视背书的狗血神剧,就是剧情烂,神仙演技也带不动。
《我的后半生》用实力证明:再强的演员阵容、再高的制作成本,也救不了一个稀碎的剧本。
观众不是傻子,悬浮的剧情、刻板的人设、崩坏的逻辑,只会让人边骂边弃剧。
观众的反馈给编剧的忠告就是,与其闭门造车写“老年玛丽苏”,不如多去菜市场和公园转转——真正的现实主义,是烟火气,不是狗血气!
你被《我的后半生》哪段剧情雷到了?评论区一起吐槽!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十点美剧